透過 @eigenlayer 的多鏈驗證,他們似乎有效地針對基礎設施分布問題。
現在有一種奇怪的脫節,已經有大量活動在 L2 上進行,比如 base、optimism、arbitrum 等。
但大多數基礎設施,包括預言機、協處理器、最終性層等,仍然在以太坊主網中,安全性也在這裡。
理想情況下,主動驗證服務(AVS)必須更靠近用戶運行,以降低成本/延遲並避免額外的橋接層,
但事實並非如此,
每次需要數據時,你都在來回橋接,支付 L1 費用,處理額外的延遲,這種設置很笨重。
eigenlayer 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?
他們將質押表(誰在用多少 ETH 進行安全保障)傳輸到 L2。
當操作員對某件事情簽字時,L2 可以根據傳輸的質押權重驗證這些簽名。
如果有人行為不當,懲罰仍然在以太坊上發生,但更新會迅速在鏈間同步。
有了這樣的系統:
altlayer 可以直接在 optimism 上運行 rollup 最終性,
brevis 可以在 arbitrum 上進行 zk 處理,
eoracle 可以在 base 上提供數據。
所有這些都由同一 ETH 質押支持,保障主網的安全性。
這裡的大局是什麼?
在保持以太坊安全保障的同時,基礎設施終於可以去到用戶實際所在的地方,而不是被困在昂貴的主網上。
這為在 L2 上構建的每個人提供了更好的用戶體驗、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摩擦。
查看原文3,434
2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